|
湖南日報:湖南投資增速全國第四“挖掘機指數”向好,基礎設施“補短板”成效明顯;產業投資風生水起,企業轉型升級效益提升;新業態投資搶占先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今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湖南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穩投資成效明顯,為全省經濟平穩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前10個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連續5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居全國第四。 支撐我省投資穩健的引擎在哪?投資結構有何變化?未來投資空間如何拓展? 1 基礎設施投資回穩—— 聚焦“補短板”,把錢花在刀刃上 入冬以來,天氣晴好,正是冬春水利建設的好時機。 在藍山縣毛俊水庫樞紐施工現場,大型機械全力運轉,大壩逐日“長高”。這項國家重點水利工程正開啟施工“加速度”,全面建成后,將解決湘南地區部分農田灌溉和飲用水源短缺的困難。 另一片湘南熱土上,國家重點電網工程——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工程(湘3標段),已在衡陽縣渣江鎮官埠村全面開工建設。這段國家“五縱五橫”骨架電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成后將極大解決湖南用電缺口。 今年來,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快馬加鞭,成為穩投資的重要引擎。省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同比下降了10.1%;而今年前三季度,基礎設施投資已穩步“回暖”,同比增長2.8%。 這一顯著變化,得益于去年下半年以來,以補短板為重點,加快了地方專項債發行進度和項目審批速度。我省各地通過開展政銀企合作對接,向各金融機構、社會投資方發布推介了一批前期工作成熟的重大項目和配套政策,其中83個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達8935億元。一系列逆周期調節政策有力推動了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 今年8月8日,正值施工建設“黃金期”,省委書記杜家毫實地調研長株潭“三干兩軌”建設時,向全省發出了只爭朝夕的建設“動員令”:要牢固樹立以項目論英雄、以業績顯擔當的導向,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全省穩投資、穩增長。 從我省今年啟動開工的重大項目來看,長周期項目明顯增多:6月,常益長高鐵實質性開工;7月,我省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總投資243.24億元的平益高速開工…… 開工先動土。從當前業內流行的“挖掘機指數”來看,基礎設施投資正迎來新的發展窗口期。 “挖掘機指數”,被視為反映投資走勢的“晴雨表”,源于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三一重工。即,對基建開工最先使用的挖掘機進行精準定位,通過物聯網形成了作業時間大數據。 據三一重工今年前三季度“挖掘機指數”,挖掘設備作業時間累計同比上升10.6%。其中5至8月,每月同比漲幅均超過20%。 “我們對明年全國基礎設施投資形勢看穩,公司明年的營收將繼續保持增長!比患瘓F總裁唐修國信心滿滿地表示。 投資政策效應逐步顯現,但也有人擔心,基建領域是否會迎來一輪“大水漫灌”強刺激? “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的基礎設施投資,不搞‘大水漫灌’,追求‘精準滴灌’,聚焦‘補短板’,切實把錢花在刀刃上!笔“l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我省基礎設施投資的規模雖不比以往,但重點投向了脫貧攻堅、鐵路、公路、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和社會民生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力求收到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的一舉多得之效。 正值歲末年初,湖南的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相繼建成或即將完工投產:黔張常鐵路將于月底通車,張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將首次迎來動車;烏山聯絡線即將于明年1月開通,益陽、常德人民將首次迎來城鐵列車;全省364萬畝高標準農田將于明年3月建成,廣袤的湖湘農村正勾勒出一幅幅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美麗畫面…… 2 “脫虛向實”結構調優—— 圍繞產業鏈、產業生態招大引強,“精打細算”投入產出比 12月的長沙高新區,產業項目建設熱火朝天。 中電科8英寸集成電路項目的廠房已經竣工,目前正進行潔凈車間裝修和設備采購;桑頓新能源智能網聯科技園鋰電池及其配套工程項目的36萬平方米廠房即將全面封頂…… “這些項目在一年內實現了開工并竣工!12月14日,長沙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帥軍興奮地告訴記者,該區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進度快,前11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達25.2%,遠超全省水平。 “估計長沙市近一半的工程車輛,都在長沙高新區的產業建設工地奔跑!辈稍L中,有項目負責人跟記者打趣道。 這是我省“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持續升溫的生動實踐。與去年相比,今年的產業投資更注重向優勢地區、優質企業、新興產業傾斜。 從年初到歲末,從省委、省政府到各級各部門,屢次組團集體觀摩智能制造項目,極大調動了對接互聯網、發展“智能+”的投資意愿—— 投資額超1千億元的中聯智慧產業城項目開工,將極大提升我省的工程機械整機制造水平,改善關鍵核心零部件本地配套能力; 中電科8英寸集成電路項目,帶來了投資額超200億元的三安光電三代半導體項目落戶,將破解我國電子信息產業芯片制造“卡脖子”問題,提升產業自主可控水平…… “各地招商引資不是‘一把抓’、單打獨斗,而是圍繞層次豐富的產業鏈、產業生態招大引強!笔“l改委固定資產投資處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全省產業項目建設投資增長19.5%,成為穩投資的“主力軍”。 增速穩住了,結構更優了。不少企業將投資方向瞄準技術改造、設備升級,對投入產出比“精打細算”。 走進三一重工“18號廠房”,如同走入花園。傳統模式下,一條生產線一般僅產一項產品;而在這個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可裝配出30多種工程機械設備。 在夢潔家紡,機器人連續運轉,一床床被芯依次下線。自動化生產線投入使用以后,生產效率提升了3倍,成本降低了20%。 不轉型死路一條,謀轉型柳暗花明。加大轉型升級投入,讓傳統制造業“老樹發新芽”。 前10個月,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5.1%,比全部工業投資快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2%。 全省投資導向“脫虛向實”、結構不斷優化,極大提振了民間投資信心。 藍思科技黃花生產基地,是民營企業“巨頭”藍思科技在長沙投資建設的第6個產業園,預計明年可投產,將打造成全球領先的高端消費電子產業集群及5G設備超級供應商。 “湖南是我的家,我會不遺余力地去影響我的同行、我的朋友,讓大家來這里投資,共同促進湖南經濟高質量發展!彼{思科技集團董事長周群飛向記者說出了這番肺腑之言。 藍思科技曾一度遭遇用工瓶頸,湖南各級政府部門為其排憂解難,幫助企業渡過難關,今年三季度實現扭虧為盈。 如今,藍思科技各園區均進入滿負荷運行狀態,周群飛信心十足:今年業績有望實現突圍增長! 今年來,隨著全面實施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至13%等一系列改革紅利的釋放,投資環境不斷改善,民間投資活力迸發。 前10個月,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3 引導投資釋放“乘數效應”—— 搶抓機遇拓展投資空間,找到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的結合點 12月14日,長沙經開區星沙區塊鏈產業園四樓的一間會議室內,來自省市區政府部門、龍頭企業的二十余名決策者,正圍繞當前最火熱的“區塊鏈”,進行一場頂層設計的“頭腦風暴”。 會上釋放出最新信號:湖南一定要搶抓機遇,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高地! 其實,我省已于去年開始布局區塊鏈產業,并成立了中部首個區塊鏈產業園,集聚了一批來自湖南本土以及北京、深圳等地的云計算、大數據、新能源(超級電容)、航空和高鐵新材料、裸眼3D、區塊鏈技術、影視制作等區塊鏈應用領域的企業。 “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為來年謀劃培育新的增長點!笔∥W信辦巡視員李球堅定地表示。 這樣的部署,并非一時興起。 12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來年投資方向給出了全新的關鍵詞:“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 “這要求找到有效投資和消費需求的結合點!敝袊呖茖W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對此分析,“供需共同受益”表明要瞄準新的消費需求,增加投資、供給,培育新的產業;“乘數效應”則要求引導投資投向帶動作用大的領域。 例如,一些產業鏈較長、環節較多的新興產業,研發技術一旦突破,帶動力極強,能提升整個產業基礎能力,同時滿足消費升級所需。 因此,在國內外環境日趨復雜、投資增速普遍放緩的大背景下,5G商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我省增加有效投資的重要方向。 11月23日,湖南廣電5G基站建成并開通運營。這是中國廣電取得5G商用牌照成為第四大運營商之后的第一個5G基站,也是全球目前唯一一座700MHz+4.9GHz的5G基站。 2020年,廣電5G將正式商用,同時開展個人用戶業務和垂直行業應用。 “以5G+4K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既能帶動有效投資,又能滿足消費升級,具有巨大升級空間!12月14日,省工信廳廳長曹慧泉在經濟形勢研判座談會上建議加大高新技術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湖南正加快謀劃部署,實施“政策賦能”。 “在穩投資上,我們不需要搞新一輪的基建投資強刺激,更不需要搞全面的投資強刺激!笔“l改委負責人介紹,湖南將繼續發揮投資對滿足消費升級需求、增加中高端供給的關鍵性作用,深化投資領域“放管服”改革,繼續優化營商環境,引導資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具有乘數效應的先進制造、民生建設、基礎設施短板等領域,促進產業和消費“雙升級”。 無限風光在險峰。面對即將到來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湖南穩投資、穩增長的方向明確,有底氣、有信心為高質量發展繼續貢獻重要力量! “數”說亮點 10.1% 前10個月,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1%,連續5個月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居全國第四。 2.8% 前三季度,全省基礎設施投資穩步“回暖”,同比增長2.8%。 25.1% 前10個月,全省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25.1%,比全部工業投資快7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3.2%。 19% 前10個月,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9%,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6個百分點,增速位居全國前列。 (客服:18271895338) |